古劍奇譚 洞冥廣記——仙妖篇相關文學常識整理
作者:佚名 來源:本站 時間:2023-09-05 點擊:次
電腦大家應該不怎么陌生吧!現在電腦已經普及到大多數人的家庭之中了,電腦的用途非常地廣,不同年齡段、不同行業的人對電腦的用處不同。但是對于很多的年輕人來說電腦最大的用途就是玩游戲了。電腦游戲大家肯定玩過吧!它可以使人上癮。
《山海經》
《山海經》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話傳說的最古老的地理書。它主要記述古代地理、物產、神話、巫術、宗教等,也包括 古史、醫藥、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內容。今傳本一十八卷,包括,南山、西山、北山、東山、中山經各一卷,合名為《五藏山經》,簡稱為《山經》;又海外南、西、北、東經各一卷,海內南、西、北、東經各一卷,大荒東、南、西、北經各一卷,海內經一卷,稱為《海經》。《山經》記敘海內各方名山大川、動植物產,怪異禎祥,祭祀禮制;《海經》記載海外殊方異國的狀貌風俗,傳說異聞。今傳本由漢哀帝時劉秀校勘奏上,晉代郭璞整理注釋。《山海經》坐著為誰,迄今難明。劉秀在《上山海經表》中寫道:“《山海經》者,出於唐虞之際。昔洪水洋溢,漫衍中國,民人失據,於丘陵,巢於樹木。鯀既無功,而帝堯使禹繼之。禹乘四載,隨山刊本,定高山大川。益與伯翳主驅禽獸,命山川,類草木,別水土,四岳佐之,以周四方,逮人跡所希至,及舟輿之所罕到。內別五方之山,外分八方之海,紀其 珍寶奇物,異方之所生,水土草木禽獸昆蟲麟鳳之所止,禎祥之所隱,及四海之外絕域之國,殊類之人。禹別九州,任土作貢,而益等類物善惡,著《山海經》,皆 圣賢之遺事,古文之著明者也。 ”
《藝文聚類》
《藝文聚類》是唐代開國初年由高祖李淵下令編修的、受詔參與編修的共十余人、今能考知姓名的有給事中歐陽詢、秘書丞令令狐德棻、侍中陳叔達、太子詹事裴矩、詹事府主簿趙弘智、齊王文學袁朗等人。《藝文類聚》以三年的時間編成,在武德七年九月十七日奏上。凡分四十六部,列子目七百二十七。全書約百余言。所引用的古籍,據北京大學研究所在**十二年所作的統計,共為一千四百三十一種。
《三五歷紀》
《三五歷記》又作《三五歷》,為三國時代吳國人徐整所著,內容皆論三皇已來之事,為最早記載盤古開天傳說的一部著作,此書已佚,僅部分段落存于后來的類書如《太平御覽》、《藝文類聚》之中。
郭璞
郭璞(pú)(276年—324年),字景純,河東聞喜縣人(今山西省聞喜縣),西晉建平太守郭瑗之子。東晉著名學者,既是文學家和訓詁學家,又是道學術數大師和游仙詩的祖師。曾注釋《周易》、《山海經》、《穆天子傳》、《方言》和《楚辭》等古籍,現今的《辭海》或《辭源》上均到處可見郭璞注釋。郭璞一生的詩文著作多達百卷以上,數十萬言,《晉書·郭璞傳》稱“詞賦為中興之冠”。其中以《游仙詩》為主要代表,現僅存14首,是中國游仙詩體的鼻祖。
《左傳》
《左傳》原名為《左氏春秋》,漢代改稱《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舊時相傳是春秋末年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左傳》實質上是一部獨立撰寫的史書。它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魯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為本,通過記述春秋時期的具體史實來說明《春秋》的綱目,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它與《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合稱“春秋三傳”。相傳是春秋末期的魯國史官左丘明所著。唐朝的劉知幾《史通·六家》:“左傳家者,其先出于左丘明。”此后,有許多學者也持懷疑態度。很多人都認為寫《左傳》的左氏并非左丘明。現在一般認為《左傳》非一時一人所作,成書時間大約在戰國中期(前4世紀中葉),是由戰國時的一些學者編撰而成,其中主要部分可能是左丘明所寫。此后,有許多學者也持懷疑態度。很多人都認為寫《左傳》的左氏并非左丘明。現在一般認為《左傳》非一時一人所作,成書時間大約在戰國中期(前4世紀中葉),是由戰國時的一些學者編撰而成,其中主要部分可能是左丘明所寫。
作者:左丘明,姓左,名丘明(一說姓丘,名明,左乃尊稱),春秋末期魯國人。左丘明知識淵博,品德高尚,孔子言與其同恥。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太史司馬遷稱其為“魯之君子”。
十三經:十三經儒家的十三部經書,即《易》、《書》、《詩》、《周禮》、《儀禮》、《禮記》 、《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
《淮南子》
《淮南子》又名《淮南鴻烈》、《劉安子》,是我國西漢時期創作的一部論文集,由西漢皇族淮南王劉安主持撰寫,故而得名。該書在繼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礎上,綜合了諸子百家學說中的精華部分,對后世研究秦漢時期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淮南子》著錄內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內篇論道,外篇雜說。今存內二十一篇。以道家思想為主,糅合了儒法陰陽等家,一般列《淮南子》為雜家。
《述異記》
古代小說集,總共有兩種不同內容的版本。一是南朝齊國的祖沖之(429~500)撰。所記多是鬼異之事。《隋書·經籍志》雜傳類著錄,共有10卷。現已失傳。**的《古小說鉤沉》輯有佚文。唐宋類書引錄《述異記》時往往不注明作者,因而易與任昉的《述異記》相混。第二是南朝梁代著名文學家任昉編寫(460~508)撰,2卷。任昉(460~508)字彥升樂安博昌(今山東壽光)人,他擅長寫表奏書啟應用散文。最早見于《崇文總目》小說類,唐以前未見著錄,因此十分可疑。書前有無名氏序,說任昉“家藏書三萬卷,故多異聞,采于秘書,撰《新述異記》上下兩卷”,可見是沿用祖沖之的書名。《四庫全書總目》認為“或后人雜采類書所引《述異記》,益以他書雜記,足成卷帙”。有據南宋臨安府尹家經籍鋪本翻刻的《隨庵叢書》本。
《搜神記》
《搜神記》是一部記錄古代民間傳說中神奇怪異故事的小說集,作者是東晉的史學家干寶。其中的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它是集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之大成的著作,搜集了古代的神異故事共四百一十多篇,開創了我國古代神話小說的先河。作者干寶 (?~336),東晉文人,字令升,祖籍河南新蔡,遷居鹽官(今屬浙江海寧)。。明天啟《海鹽縣圖經》云:“父瑩,仕吳,任立節都尉,南遷定居海鹽,干寶遂為海鹽人”。(這個《搜神記》不是那本有點名氣的小說)
《博物志》
志怪小說集。西晉張華(232~300)編撰,分類記載異境奇物 ﹑古代瑣聞雜事及神仙方術等。內容多取材於古籍﹐包羅很雜﹐有山川地理的知識﹐有歷史人物的傳說﹐有奇異的草木魚蟲﹑飛禽走獸的描述﹐也有怪誕不經的神仙方技的故事 ﹐其中還保存了不少古代神話材料。如所記八月有人浮槎至天河見織女的傳聞﹐是有關牛郎織女神話故事的原始資料。為我國第一部博物學著作。《博物志》共十卷實為繼《山海經》后,我國又一部包羅萬象的奇書,填補了我國自古無博物類書籍的空白。此書有兩種版本:一種是常見的通行本,收在《廣漢魏叢書》、《古今逸史》、《稗海》等叢書中,于十卷中又分三十九目;另一種是黃丕烈刊《土禮居叢書》本,亦作十卷,不分目,次第也和通行本協調,據黃氏說此本系汲古閣影抄宋連**刻本,收在《指海》、《龍溪》、《博舍叢書》中,內容與前二書完全相同。
《駢雅》
解釋雙音詞的訓詁書。作于明萬歷十五年(1587),明代朱謀埠撰。字明父,一字郁儀,豫章人,寧獻王朱權曾孫。平生無書不讀,博學多聞,據《明史》本傳稱所著書有112種,其中《水經注箋》一書最為人所稱道。
楚辭
楚辭又稱“楚詞”,是戰國時代的偉大詩人屈原創造的一種詩體。作品運用楚地(今兩湖一帶)的文學樣式、方言聲韻,敘寫楚地的山川人物、歷史風情,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漢代時,劉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襲屈賦”的作品編輯成集,名為《楚辭》。并成為繼《詩經》以后,對我國文學具有深遠影響的一部詩歌總集。并且是我國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
屈原,即屈平(約前340-約前278)字原,羋姓屈氏。又自云名正則,字靈均,漢族,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雖忠事楚懷王,但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后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代表作品有《離騷》《九歌》等。
《離騷》是中國古代詩歌史上最長的一首浪漫主義的政治抒情詩。詩人從自敘身世、品德、理想寫起,抒發了自己遭讒被害的苦悶與矛盾,斥責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與朝政日非,表現了詩人堅持“美政” 理想,抨擊黑暗現實,不與邪惡勢力同流合污的斗爭精神和至死不渝的愛國熱情。
《九歌》,原為傳說中的一種遠古歌曲的名稱,戰國楚人屈原據民間祭神樂歌改作或加工而成。共十一篇:《東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東君》、《河伯》、《山鬼》、《國殤》、《禮魂》。《國殤》一篇,是悼念和頌贊為楚國而戰死將士;多數篇章,則皆描寫神靈間的眷戀,表現出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傷感。王逸說是屈原放逐江南時所作。但現代研究者多認為作于放逐之前,僅供祭祀之用。
《文選》
《文選》,又稱《昭明文選》,是中國現存的最早一部詩文總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長子蕭統組織文人共同編選。
《洛神賦》
三國時期魏國著名文學家曹植寫的的著浪漫主義名篇。原名《感鄄賦》,曹植用: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飖兮若流風之回雪。來形容洛神。另有相關歌舞劇、書畫作品等。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時期曹魏詩人、文學家,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他是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后謚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后人因他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的評價。
胡文煥
【明】(公元一五九六年前后在世)字德甫,(一作德文)號全庵,《曲品》作金庵,一號抱琴居士,錢塘人。生卒年均不詳,約明神宗萬歷中前后在世。深通音律,善鼓琴,以刻書為事。所刻《格致叢書》數百余種,中多秘冊珍函,有功于文化不淺。丈煥工作曲,著有《奇貨記》、《犀佩記》、《三晉記》、《余慶記》傳奇,鄭振鐸《中國文學史》今并不傳。又編《群音類選》二十六卷,(同上)為明代最大的一部戲曲選,中多今人未知未見的劇本。其他著作,有《古器具名》、《文會堂琴譜》、《詩學匯選》等,《四庫總目》盛傳于世。
《天中記》
作為類書的上品之作,天中記是明代比較有名的。本書共分796類,每類下又因事標目若干條,援引繁高,或于文前,或時語后注明出處,搜輯僻典遺文甚多,又間作考證,指出原書之訛文,誤釋,正歷代類書之沿訛,精審多識,皆著家所未備。據明隆慶萬歷間刻本影印。編詳目于書前。 內容提要類書是輯錄各門類或某一門類的資料,按照一定的方法編排,以便于尋檢、徵引的一種工具書。(類書是古代的百科全書)
《西游記》
四大名著之一。(還需要我多解釋么?XD...)
《周書》
中國歷代正史《二十四史》之一,唐令狐德棻主編,參加編寫的還有岑文本和崔仁師等人。成書于貞觀十年(636年)。共50卷,本紀8卷、列傳42卷。本書記載了北周宇文氏建立的周朝(557—581)的紀傳體史書。另外,清代有同名人物周書。
二十四史,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是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統的史書,故又稱“正史”。它上起傳說中的黃帝(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禎十七年(1644年),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有本紀、列傳的紀傳體編寫。1921年,中華**大總統徐世昌下令將《新元史》列入正史,與“二十四史”合稱為“二十五史”,而多數地方不將新元史列入,而改將《清史稿》列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將兩書都列入正史,則形成了“二十六史”。
《拾遺記》
志怪小說集。又名《拾遺錄》﹑《王子年拾遺記》。作者東晉王嘉(?-390),字子年,隴西安陽(今甘肅渭源)人。《晉書》第95卷有傳。今傳本大約經過南朝梁宗室蕭綺的整理。
《穆天子傳》
記述周穆王事跡而帶有虛構成分的傳記作品。又名《周王傳》﹑《周王游行記》。作者不詳。為晉咸寧五年(279)汲縣民盜掘魏襄王墓所得竹書之一。共6卷。前5卷記周穆王駕八駿馬西征之事﹔后1卷記穆王美人盛姬卒于途中而返葬事﹐別名《盛姬錄》。后雖有人疑為偽書﹐但一般認為它是周穆王至魏襄王間的傳聞記錄。
《莊子》和莊子
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莊氏,名周,字子休(一說子沐)。戰國時期宋國蒙(今安徽亳州蒙城)人是我國先秦(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原系楚國公族,楚莊王后裔,后因亂遷至宋國蒙(今安徽蒙城縣),是道家學說的主要創始人。與道家始祖老子并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思想體系,被思想學術界尊為“老莊哲學”,然文采更勝老子。**先生對莊子文章的評價極高,說莊子文章“汪洋辟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漢文學史綱要》)。莊子被唐明皇封為南華真人,代表作《莊子》受封為《南華經》,并被尊崇者演繹出多種版本,名篇有《逍遙游》、《齊物論》等,莊子主張“天人合一”和“清靜無為”。
逍遙游一詞出自《莊子》,乃是全本三十三篇之第一篇。其開篇語:“北冥有魚,其名為鯤……”流傳久遠,婦孺皆知。《逍遙游》的想象奇特怪誕,洋溢著浪漫色彩,追求順其自然無所依,最終獲得無窮的自在自由。
《神異經》
是中國古代志怪小說集,一卷,舊本題漢東方朔撰。所載皆荒外之言,怪誕不經。共四十七條。陳振孫《書錄解題》已極斥此書,稱東方朔撰、張茂先傳之偽。今考《漢書·朔本傳》,歷敘朔所撰述,言凡劉向所錄朔書俱是,世所傳他事皆非。
作者東方朔(前161或162-前93),字曼倩,平原厭次縣(今山東省陵縣神頭鎮,一說山東省惠民縣何坊鄉欽風街)人。西漢辭賦家。
《太平御覽》
北宋四大部書之一﹔百科全書性質的類書。翰林學士李昉奉詔主纂﹐扈蒙﹑王克貞﹑宋白等十三人參預修撰始于太平興國二年,成書于太平興國八年。凡分五十五部五百五十門而編為千卷,所以初名為《太平總類》 ;書成之后,宋太宗日覽三卷,一歲而讀周,所以又更名為《太平御覽》。全書以天、地、人、事、物為序,分成五十五部。
《荀子》和荀子
荀子(約公元前313-前238)名況,字卿,因避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漢族,周朝戰國末期趙國猗氏(今山西安澤)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時人尊稱“荀卿”。曾三次出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后為楚蘭陵(今山東蘭陵)令。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提倡性惡論,常被與孟子的性善論比較。對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當的貢獻。
《龜雖壽》
《龜雖壽》是東漢著名文學家、軍事家、政治家曹操創作的一首樂府詩,作品富于哲理,闡發了詩人的人生態度。筆調興會淋漓,有一種真摯而濃烈的感情力量。寫這一組詩時,曹操剛擊敗袁紹父子,平定北方烏桓,躊躇滿志,樂觀自信,充滿建功立業的豪情壯志,《龜雖壽》更可貴的價值在于它開辟了一個詩歌的新時代,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把漢代人的思想禁錮了三四百年,作為一世之雄而雅愛詩章的曹操,帶頭叛經離道,給文壇帶來了自由活躍的空氣。
詩文如下: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 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 歌以詠志。
《呂氏春秋》
是秦國丞相呂不韋主編的一部古代類百科全書似的傳世巨著,有八覽、六論、十二紀,共二十多萬言。《呂氏春秋》是戰國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后)秦國丞相呂不韋組織屬下門客們集體編撰的雜家(儒、法、道等等)著作,又名《呂覽》。此書共分為十二紀、八覽、六論,共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萬字。呂不韋自己認為其中包括了天地萬物古往今來的事理,所以號稱《呂氏春秋》。
《海內十洲記》
志怪小說集。一卷。又稱《十洲記》。舊本題漢東方朔撰。《海內十洲記》記載漢武帝聽西王母說大海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長洲﹑元洲﹑流洲﹑生洲﹑鳳麟洲﹑聚窟洲等十洲﹐便召見東方朔問十洲所有的異物﹐后附滄海島﹑方丈洲﹑扶桑﹑蓬丘﹑昆侖五條﹐明顯地模仿《山海經》。此書保存了不少神話及仙話材料﹐其中對於絕域異物﹐也不無生動有趣的描寫。
《國語》
中國最早的一部國別史著作。記錄了周朝王室和魯國、齊國、晉國、鄭國、楚國、吳國、越國等諸侯國的歷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約前947年),下至智伯被滅(前453年)。包括各國貴族間朝聘、宴饗、諷諫、辯說、應對之辭以及部分歷史事件與傳說。
《周禮》
儒家經典,西周時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軍事家周公旦所著,今從其思想內容分析,則說明儒家思想發展到戰國后期,融合道、法、陰陽等家思想,與春秋孔子時思想發生極大變化。《周禮》所涉及之內容極為豐富。大至天下九州,天文歷象;小至溝洫道路,草木蟲魚。凡邦國建制,政法文教,禮樂兵刑,賦稅度支,膳食衣飾,寢廟車馬,農商醫卜,工藝制作,各種名物、典章、制度,無所不包。堪稱為上古文化史之寶庫。
作者周公旦,漢族(華夏)姓姬,名旦,氏號為周,爵位為公。西周政治家。因采邑在周,稱為周公,因謚號為文,又稱為周文公。出生年月不詳,卒年不詳,享年大約六十多歲。文王之子,排行第四,亦稱叔旦,史稱周公旦。周武王之弟,亦稱叔旦。玩游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讓大家放松放松,但是我建議大家不要把過多的時間投入到工作當中,因為這樣的話大家很有可能上癮,這樣不利于大家的工作或者是學習。
- 上一篇: 哈利波特與死亡圣器(下)游戲視頻(全劇終)
- 下一篇: 古劍奇譚 遙久•芳華——新評巺芳
相關閱讀
更多資訊
- 古劍奇譚 遙久•芳華——新評巺芳少恭
- 古劍奇譚 他的人生只完成了一半——關于尹千觴
- 古劍奇譚 討論下七寶葫蘆的打法
- 地下城冒險 人物屬性 全技能圖文翻譯
- 仙劍奇俠傳5 打最后魔王不需要火屏
- 仙劍奇俠傳5 通關心得
- 仙劍奇俠傳5 破關感受~個人評點+意見
- 仙劍奇俠傳5 隱藏boos 包子完美打法
- 仙劍奇俠傳5 帶給我的愉悅
- 仙劍奇俠傳5 仙術推薦
- 仙劍奇俠傳5 文字全攻略
- 仙劍奇俠傳5 支線劇情任務攻略
- 仙劍奇俠傳5 通關之路隨手摘(版本:1.00)(小劇透)
- 生化危機5 1—2章打金發女辦法
- 生化危機4 小刀用法新發現
- 仙劍奇俠傳5 3連BOOS低血過不是夢
- 喪尸圍城2 這才是打變態殺手的辦法
- 仙劍奇俠傳5 對姜云凡與唐雨柔的一些感受 (1)
- 超級街頭霸王4ae 海外版隱藏角色密碼公開
- 仙劍奇俠傳5 全角色絕技和合擊技學習等級說明
熱門文章
推薦游戲
換一換- 雪中江湖行游戲-雪中江湖行最新版下載v1.6.3.000安卓版
- 紙牌貓島中文版-紙牌貓島游戲下載v1.1.7安卓版cat island
- 國戰送十萬元充值卡版-國戰GM十萬充版提供下載v1.0.0送10w真充版
- 海盜島嶼生存無限金幣中文版-最后的海盜無限金幣碎片破解版下載v1.4.5最后的海盜破解版無限金幣無限鉆石
- 爆笑烏龍院安卓版-爆笑烏龍院最新版下載v1.1.6安卓版
- 消滅星星全新版2021-消滅星星全新版游戲提供下載免費版v6.0.2安卓版
- 劍凌蒼穹滿v版-劍凌蒼穹送滿級vip版提供下載v1.0.2送vip版
- 魔域傳說游戲-魔域傳說最新版下載v1.0.0安卓版
- 兜風硬核修仙模擬器手游(暫未上線)-兜風硬核修仙模擬器手機版v1.5安卓版
最新文章
- 人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