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7慣性、云謀略及下一個指向
作者:佚名 來源:本站 時間:2018-07-04 點擊:102次
如果你選擇升級到Windows 7,你會選擇32位版還是64位版呢?這是一個電腦制造商在OEM預裝時并不熱衷討論的問題,除了4GB可支持內存容量的最大限制,似乎我們看不到32位版和64位版的實質區別,自從AMD在2003年提前將工作站領域的64位概念引入到消費市場,64位作為概念詞匯似乎已經泛濫了,可實際上除了容量指數級擴升外,32位和64位對于個人用戶的使用體驗差別并不大。放在同樣思路下去理解Windows XP的長期鼎盛,尤其是上網本等“小電腦”的流行,我們不難發現后電腦時代的飽和趨勢,正在從硬件向軟件轉移,大而全的完美系統正在變得有些尷尬,并不是人們不需要Windows 7這樣龐大且兼容性極強的,而是人們利用電腦融入信息時代的方式正在被很多非傳統電腦的路徑所分散。
“未來的決不再是磁盤管理程序基礎上的累加那么簡單”,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教授邁克爾·庫蘇馬諾在接受采訪時說道:“電腦終端數量、搜索引擎內嵌程度、數據中心密度、云計算配套程序的普及度,未來的將構建在一個寬泛的公共環境架構之中。”實際上這種局面讓我們回到了個人電腦發跡之前,小型機壟斷市場的時代,使用者必須預支使用時間來獲取遠程計算機的租賃時代。盡管現在的“租賃”近似免費,可從技術架構上與過去并沒有什么區別。Google、蘋果和微軟,成為了后PC時代的新競爭對手,就如同個人電腦發端早期IBM、蘋果和微軟之間的關系。
未來掌握盡可能多地用戶在自己的云架構之上,這已經是微軟、Google和蘋果新戮力的核心,Windows 7很顯然是微軟獨具特色的云計算倒入端口,而Google的優勢則來自Gmail等徹底在線化的軟件累積上,蘋果則要復雜一些,在幾次并不成功的云計算嘗試后,蘋果將目光變得更現實,正在大幅獲利的蘋果應用軟件下載商店,隨時可以被轉變為云計算的新門戶,畢竟蘋果擁有全球最狂熱且最舍得花錢的消費群體。對于微軟而言,早期電腦單機時代之所以壓倒蘋果和IBM,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經濟學上的網絡效應,發放給電腦硬件制造商許可證的廣泛授權制度,讓微軟將競爭對手排擠到了邊緣地帶,麥金托什和OS/2早已經成為了鋪路石,如果不是史蒂夫·喬布斯殺回蘋果管理層,目前唯一可以跟Windows 7比較的Mac OS雪豹甚至都不存在。而未來Windows將很難重返當年的黃金歲月,大多數云計算都是基于開放標準,微軟并沒有理由也沒有能力將使用者死捆在自己的云端,于是Windows 7則成為了“捆住”電腦用戶向微軟云計算靠攏的關鍵。
為什么微軟會如此癲狂的迷戀上云計算呢?按照IDC的數據,2013年云計算服務的年收益將達到442億美元,將占全球IT消費份額的10%,未來五年間年復合平均增長幅度將是26%,這對于處于后PC時代的微軟,將是一次從軟件到服務的體制轉型,同時也將改變目前依靠販賣拷貝的獲利模式。實際上目前微軟自身的云計算還存在著諸多沖突,Azure云計算平臺與Windows 7的服務器對應軟件存在著自我競爭。還有一個微軟必須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讓傳統Windows 7電腦用戶真的相信云計算的安全,肯于將自己的數據存儲于自己電腦硬件之外的云端。10月初,微軟2008年才收購來的Sidekick手機,原本被微軟寄予厚望,由于Sidekick手機上包括通訊錄、日程表、照片等數據都存儲于服務器上,被微軟視作未來手機云計算模式的楷模,可突然Danger數據中心服務器的故障,讓所有Sidekick手機罷工了,更可怕的是數據中心的服務器,也就是云計算的部門,無法恢復原始數據資源,這就意味用戶一旦將自己的Sidekick手機關機,過去以往存儲的信息都將隨之丟失。
在對于云計算的惴惴不安之外,Windows 7之后的下一代,正在成為技術圈內討論的熱門,所有人都希望看到微軟如何引導的趨勢,到底是大而全的傳統Windows模式更可行,還是瀏覽器思維的在線更適合云計算時代。不同于Windows 7既有64位版,又兼顧傳統的32位版,在Windows 7之后的服務器版Windows Server 2008 R2將只有64位版,微軟通信部主管克里斯·弗洛雷斯也在一篇技術論文中暗示了Windows徹底64位化的必然,在他看來互聯網化云計算的普及,可以不再過于考慮對于老舊文件的兼容問題,數據的在線存儲可以填平過去多種格式之間的鴻溝。實際上如果追溯Windows 7的核心源頭,可以追溯到1996年的Windows NT 4.0,微軟一直在不遺余力地完善這套架構,Windows 8似乎也并不打算徹底放棄過去的累積,但重新分布式文件復制引擎,徹底改變目前Windows文件存取方式已經是內定的議題,畢竟現在磁盤存儲模式過于老舊,根本不適合新興的SSD硬盤,更不適合云計算中多通道文件同步過程。TLZ文件壓縮引擎和PatchGuard內核補丁防護,這兩個沒有被安置在Windows 7中的前衛系統,也很有可能會成為Windows 8的一部分,云計算時代的安全可控性問題,絕對遠非近日病毒變種泛濫那么簡單。
在Windows 8的內部預研之外,微軟還在醞釀著另辟蹊徑的可能,一套內部開發代號Barrelfish的多核系統正在理論試驗階段。過去幾年間英特爾和AMD之間的惡性競爭讓個人電腦處理器早早的進步到了多核時代,依賴將多個電腦核心捆綁在一起來提升性能的簡單做法,可以短期內數倍提升電腦速度,可過多核心的不同步問題已經越來越顯現,阿姆達爾定律所帶來的軟件和硬件不匹配瓶頸,正在嚴重降低運行效率,Barrelfish的突破重點就在于通過各個核心之間建立一條網絡總線來從根本上提升協同效能,Windows 7最基礎的驅動程序體系很有可能不再必須,按照微軟劍橋研究院和蘇黎世理工學院聯合研發組的說法,Barrelfish將單線程非搶占的計算模式組合。不論Windows 8還是Barrelfish,2012年,微軟內部已經給出了Windows 7服役期的遠點。
- 上一篇: 中國智慧閃耀Windows7
- 下一篇: 十個招數幫你簡單保護Linux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