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陷入尾氣門:大眾為什么要對本就排放更低的柴油造假?
發表時間:2024-02-26 來源:明輝站整理相關軟件相關文章人氣:
[摘要]賠款147億美元,退出稱霸4年的WRC比賽,最近的大眾被排放門弄得有些狼狽。
盡管在10月25日大眾已經與美國監管機構達成的147億美元罰款和解(不和解的話按照法律大眾要賠900億美元)讓大眾排放門看上去畫上了句號,但讓人沒想到的是,這件事情還在繼續發酵:
美國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CARB)證...
賠款147億美元,退出稱霸4年的WRC比賽,最近的大眾被排放門弄得有些狼狽。
盡管在10月25日大眾已經與美國監管機構達成的147億美元罰款和解(不和解的話按照法律大眾要賠900億美元)讓大眾排放門看上去畫上了句號,但讓人沒想到的是,這件事情還在繼續發酵:
美國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CARB)證實,發現大眾汽車集團旗下的奧迪品牌多款車型同樣存在排放造假。此次涉嫌造假的程序主要安裝在部分奧迪自動擋車型上,而此次奧迪對排量造假的手段更為“高明”。
大眾品牌的汽車是通過ESP判斷前后輪轉速差別來進行排放造假的。如果車輛出現前輪空轉而后輪不轉或者相反的情況,車內安裝的程序就會識別出車輛可能正在進行排放檢測,于是就會打開車輛的尾氣凈化措施,降低排放能效,來規避檢測風險。
仔細一想,這也算是一種智能汽車系統,當然,這樣的智能程度顯然是為了不好的目的,而奧迪使用的尾氣檢測規避手段更為“智能”。
同樣是通過車內軟件的方式,當汽車在行駛過程中,方向盤保持不動或者是15度轉角以內,程序就會判定汽車正在接受尾氣檢查,而當方向盤經常轉動則發動機全力工作,正常行駛。
顯然這樣的方式更加隱蔽,且不容易被監管機構發現,而且奧迪在規避檢測時,不會對發動機的噴油策略進行調整,只是通過改變變速箱換擋方式進行調整。
在接受檢測時,軟件會更加積極地提升檔位來降低發動機的碳排放,而在正常行駛時,為了更為強勁的動力,汽車換擋會切換回正常狀態,排放自然也就超出了規定標準。
目前尚不能確定究竟有多少奧迪車型用上了這種“智能”造假程序,但大眾表示在5月份排放門曝光后,奧迪就停止使用了這種程序。
已經被罰了147億的大眾還會因為奧迪品牌的排放造假被曝光出來另外接受多少罰款,目前也不得而知。
此次在美國曝光的大眾汽車柴油門無異于給在歐洲推行的柴油動力減排風潮蒙上了一層陰影。
為了更好地降低排放,柴油動力一直都是歐洲車企所大力推廣的一項清潔能源技術,而這也是類似于大眾的歐洲車企在美國推廣柴油動力車的原因。
與汽油發動機相比,柴油機通過壓燃的方式進行點火并且以擴散的方式進行燃燒,這樣的燃燒方式決定了柴油機可以用一種更穩定的狀態實現稀薄燃燒,碳排放較少。
從排放數據上來看,柴油機與汽油機相比碳排放量可以低上45%,但柴油機的主要問題是,在沒有足夠氧氣的環境下進行燃油,會排放出很多顆粒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黑煙,在陽光照射下會變成臭氧的氮氧化物以及沒有充分燃燒的燃料。
所以為了解決這類問題,大型柴油汽車會使用一種叫做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選擇性催化還原)的技術,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外掛的尿素與水中和排除的氮氧化物,降低90%的碳氧化物排放,而大眾使用的是一種叫做EGR DPF的技術,通過廢氣循環的方式,進行廢氣的二次燃燒。
但這樣做的劣勢在于,循環回發動機的廢氣中含氧量更少,二次燃燒更慢,燃燒壓力變低后,汽車的動力就變弱了。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柴油機雖然更加清潔,但排放和動力很難兼顧,而此次在美國被曝光的大眾排放門,也重新把人們的關注點拉回了究竟哪種解決方式才能兼顧清潔能源和動力上。
在全電動車的續航和充電體驗都還不能保證的前提下,也許同時配備內燃機和電動機的插電式混動是個更好的解決方案。
學習教程快速掌握從入門到精通的電腦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