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媒體報道前創業板發審委委員被有關部門采取強制措施消息的發酵,使得牽涉其中的樂視網(15.330, 0.00, 0.00%)(300104.SZ)再度被輿論所包圍。 市場疑慮的發酵,或許始于2016年11月后的“資金鏈斷裂”風波,也許在更早之前的2010年。 與之同時,有關樂視的“風吹草動”即會引發市場的軒然大波。但截至目前,一切仍只是傳言,并未獲得相關部門的正面回應。 11月3日,證監會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中也只是表示已注意到相關消息,正在進一步了解核實。 而在記者的采訪中,多位業內人士亦表態認為當下不宜對樂視網作過多猜測與解讀,在目前沒有過多證據的情況下,應等待最終的結論。 同一天,樂視網有關人士在回應上述事項時,給出的答復則是:“影業、致新業務獨立,一切正常,沒有受到影響。” 上市質疑 今年10月的最后一天,在市場毫無征兆之下,多個媒體同時報道稱多位前創業板發審委委員被有關部門采取強制措施的消息,并將緣由之一指向樂視網2010年的IPO。 在隨后《財經》雜志的報道中則進一步提及,此次被采取強制措施的前發審委委員人數或超過10人,且目前已經涉及的人士包括時任亞太集團會計師事務所副主任謝忠平、北京天圓全會計師事務所副總經理孫小波。 故事發軔于2010年8月,盡管遭到市場的諸多質疑,在行業中名不見經傳的樂視網依然在IPO嚴格的審核中“突圍”,成功登陸彼時設立不久的創業板。 上市后的樂視網在隨后的六年時間中,隨后將業務從最初的網絡視頻一步步延伸至內容、平臺、終端和應用等各個方面,并伴隨著控股母公司樂視控股提出的“生態化反”概念,迎來業績與股價的雙豐收。 直到2016年11月,賈躍亭主動披露樂視控股面臨資金鏈斷裂問題,樂視網隨之面臨轉折。此后孫宏斌的馳援,卻仍沒有得到解救,且伴隨著“發審委委員事件”的持續發酵,不得不面臨是否會被“強制退市”的爭論。 而在去年,在對原證監會投資者保護局局長李量因受賄一案的調查中,亦曾提及與樂視網有關的信息。根據有關部門的指控,李量曾在2000年至2012年擔任 證監會發行監管部發行審核一處處長、創業板發行監管部副主任等職務時,為包括樂視網在內的9家公司上市提供過幫助,并收受了這些公司所送的合計近694萬 元財物。 雖然隨后樂視網回應稱“公司以及公司的現有各主要股東和公司的管理層均與該事項無關,不受到任何影響”,但有關樂視網IPO涉嫌造假的質疑,開始在市場上廣為流傳。而實際上,自樂視網IPO排隊以來,有關疑問也從未消失過。 記者了解到,2010年8月成功上市前,外界對樂視網最終能夠IPO成功一直抱有疑問。 彼時,在整個網絡視頻行業中,樂視網在網站流量上不僅遠低于當時的行業龍頭優酷、土豆等,在知名度上亦名不見經傳。 業績上,樂視網招股書則顯示,這家成立于2004年的公司在2007年時,營收最高不過3691萬元卻已率先實現盈利,而同時期的優酷等企業,仍身處“燒錢”虧損中。至2009年時,樂視網營收進一步增長達1.46億元,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4448萬元。 樂視網招股書中進一步披露,營收主要來源于網絡高清視頻服務收入,僅此一項在2009年時就占總營收的近86%,而網絡高清視頻服務收入又主要來自于個人付費用戶。 “雖然現在市場傳言很多,但迄今沒有看到特別有力的證據能證明樂視網存在上市造假,外界應該等待最終的結論再作判斷。”一位長期從事證券法的律師說。 上述律師進一步表示,目前也無法判斷整個事件的主導方是證監系統還是司法系統,但從目前只涉及原發審委委員,而沒有傳出樂視網IPO時中介機構的消息,“答案也許很清楚了”。 記者了解到,參與樂視網IPO的保薦機構為平安證券,律師事務所和會計師事務所則分別是北京市信利律師事務所、利安達會計師事務所,且整個過程中,三者分別從中獲得了3600萬元、70萬元和70萬元的報酬。 不過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彼時參與樂視網IPO的平安證券,正是由薛榮年掌舵,而在他擔任平安證券總經理期間,由平安證券擔任IPO保薦商的萬福生科、勝景山河等,都曾被爆出財務造假。 由盛而衰 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從2010年至2016年,樂視網無論在業績還是股價上,一直風光無限。 2010年,樂視網營收僅有2.38億元,但至2016年年底時已達219.87億元,增長幅度達到91.38倍;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則從最初的7010萬元增長至去年末的5.55億元,增長幅度同樣接近6.92倍。 與業績的快速增長相比,在二級市場上,樂視網上市首日股價即達近43元/股,此后的多年里則一直穩步上行,至2015年5月時一度達到向后復權的1573.74元/股。 樂視網業績與股價的齊漲,與樂視控股和賈躍亭分不開聯系,而樂視控股與賈躍亭則與“生態化反”(子生態間化學反應)這個詞密切相關。 直到去年11月以前,賈躍亭對樂視控股的未來是預計建設包含內容、大屏、手機、體育、汽車、互聯網技術以及互聯網金融七大子生態,各大生態之間互相獨立又互相牽連,從而打造成一個“樂視閉環”。 正是在這樣的一個“閉環”中,原本應該作為獨立運營體的樂視網與樂視控股之間關系難分,彼此之間的關聯交易紛繁復雜,并不斷引來外界更加激烈的質疑。2015年,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所研究員劉姝威即多次撰文,對樂視網的盈利能力提出質疑。 同樣,為了打造這樣一個閉環,無論是在樂視網還是其它子公司中,樂視控股均進行了多次大規模融資。 以樂視網為例,Wind資訊數據顯示,在其IPO、兩次定增、發行債券、發行信托以及賈躍亭及其關聯人多次減持后,累計的融資額度已經高達300億元。若 再加上樂視致新、樂視影業以及樂視汽車體系的融資,總融資額高達600億元以上(包括融創中國的150億馳援)。 依賴樂視控股而業務蓬勃發展的樂視網,終于又因為前者的資金鏈問題而出現危機;依賴不斷融資又不斷燒錢的樂視控股,也終于因為錢的問題深陷“風波”。 2016年11月,由于供應廠商的“逼宮”,賈躍亭選擇以員工公開信的方式,對外披露了樂視控股所遭遇的資金危機。盡管彼時樂視網多次對外宣稱,資金問題僅限于樂視控股的非上市體系,與自身無關,但隨后在2017年披露的多份財報卻“打了自己的臉”。 今年一季度,樂視網財報仍顯示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達1.25億元,同比增長8.76%,但隨后的中報和三季報卻顯示,公司分別出現6.37億元和16.52億元的巨幅虧損,且原因正是樂視控股資金危機的波及。 與業績變化相比,樂視網雖自今年4月即告停牌,但股價依然被外界普遍看衰。連日來,20余家基金公司再度對樂視網估值進行了下調,下調后價格為其停牌前價格出現三個跌停后的7.34元/股。 這一價格與停牌前的15.33元/股相比,幾近腰斬。 自我救贖 從“樂視網”到“新樂視”,改變的或許不僅是名字。 今年1月,當融創中國(1918.HK)選擇以巨資入股包括樂視網、樂視致新和樂視影業三家“樂視系”上市公司體系公司時,外界曾普遍認為這一舉措將助整 個樂視控股走出困境。而在那場由賈躍亭和孫宏斌為主角的新聞發布會上,二人表現出來的“惺惺相惜”,也一度令市場對樂視網的未來頗為期待。 然而現實終究骨感。由于所涉資金問題太大,樂視控股迄今未能全部解決這一難題,且正如上文提及,由于與母公司的切割,樂視網經營上出現巨額虧損,并在股價上遭到多方看衰。 實際上在解決關聯交易的問題上,樂視網今年多次披露,未來將以“聚焦大屏和生態開放等”為新戰略方向。此外,樂視控股還與樂視網商議出讓樂視金融業務以抵債。 除去業務上的切割外,在人事與組織結構上,樂視網在今年也進行了頻繁的調整。 今年5月21日,樂視網宣布賈躍亭辭去公司總經理一職,繼任者為彼時樂視致新的負責人梁軍;不到兩個月后,賈躍亭再度從樂視網董事長一職中離開,僅保留控 股股東地位,從而徹底交出樂視網的管理經營權;7月中下旬,樂視網以一場“史上最短”的股東大會,選舉了包括孫宏斌、梁軍等人進入董事會,孫宏斌此后還成 功當選為董事長。 但這樣的變化顯然沒有結束。盡管在8月16日,梁軍連發六封任命函,組建了樂視網新管理團隊,但10月28日其離職公告的披露,卻讓外界再吃一驚。 稍早前,接近樂視網有關人士表示,梁軍的離職更多在于與孫宏斌之間經營理念的差異,且由于樂視網業績一直難有起色,才最終決定更換負責人。只是關于外界盛 傳的剛回歸不久,目前擔任樂視致新CEO的張志偉將就此接替梁軍的消息,記者了解到,與前者相比,目前擔任樂視影業CEO的張昭或更有希 望。 實際上在10月末,樂視網新成立的管理委員會中,出任主席一職的正是張昭,且這一新成立的部門被外界認為是在總經理最終確定前的一個臨時性、過渡性組織。 有意思的是,面對過往賈躍亭作出的將減持資金無息借給樂視網使用,卻最終失約一事,上市公司已經多次向其發函催促,最新一次便是上個月末。最新數據顯示,此前,賈躍亭和賈躍芳減持后曾承諾借款給樂視網的金額共計73.78億,迄今實際只借了11萬。 “雖然現在傳言很多,但在最終結果出來前,不宜作太多猜測和解讀。”北京一家私募高管說,“作為上市公司,在沒有違法的前提下,樂視網現在面臨的也許都是陣痛。” | 推薦資訊 總人氣榜 | |
相關文章相關軟件騰訊視頻最新官方版騰訊視頻官方版 | 45.34MB 愛奇藝視頻官方正式版愛奇藝視頻官方正式版 | 35.10MB 暴風影音最新版下載暴風影音最新版下載 | 50.3MB 酷狗音樂2018最新版下載酷狗音樂2018下載 | 37MB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