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保護辦公室上網的隱私問題
發表時間:2023-07-07 來源:明輝站整理相關軟件相關文章人氣:
[摘要]在辦公室里上網時確保自己的隱私不會泄露比較復雜。據美國聯邦調查局的一個報告,不算其他與工作無關的網上瀏覽活動等,由于故意或不小心的電子郵件,美國企業一年的損失就高達6600萬美元,而且這個數字還以飛...
在辦公室里上網時確保自己的隱私不會泄露比較復雜。據美國聯邦調查局的一個報告,不算其他與工作無關的網上瀏覽活動等,由于故意或不小心的電子郵件,美國企業一年的損失就高達6600萬美元,而且這個數字還以飛快的速度增長。因此,看來老板對員工在公司的上網行為進行監控具有充分的理由。 就世界范圍來看,英美兩國政策均傾向于認為企業有權處置自己的資產,員工在公司上網時應當完全處在老板的監視之下。美國部分州早已通過司法程序確定,企業主有權監視公司內部的電子郵件與網絡行為,因為郵件與網絡系統都是屬于公司的資產,公司可以決定員工為何及如何來運用這項資產。微軟就宣布,禁止員工利用郵件或其他
軟件,在公司內部網絡進行音樂或非法檔案的交換工作,而公司也會不定期檢查網絡上檔案共享的情形。2003年10月,英國政府正式通過一項法律,賦予企業主對企業員工在公司上網時的網上活動進行監視的權力。而法國最高法院2002年的判例,則主張員工在公司收發私人電子郵件有隱私權。德國政府則有意立法禁止企業監控員工網絡行為,以確保員工人格權。 我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相關的法律規定,也沒有相關的判例,因此,員工在公司上網時的隱私保護是一個灰色地帶的問題,員工和老板都有各自的道理。但從目前已經發生的員工在公司上網導致的隱私爭論事實來看,員工往往是處于一個弱勢地位。在越來越多的公司,員工往往因為自己在公司瀏覽了不該瀏覽的網站、閱讀了一些不應當閱讀的電子郵件而遭到降職、降級甚至解雇。而關于什么應當是瀏覽的、什么是不應當瀏覽的;什么是應當閱讀的、什么是不應當閱讀的,并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一切似乎都是根據老板的要求來定。 在公司上網,員工很容易把隱私保護的注意力放在老板身上,這是正確的,但并不能因此就放松對同事的關注。正如我們在前面說到的那樣,在公司中,同事之間對隱私的窺探也是非常普遍的,特別是在公司網絡中,在很多情況下,你的同事是直接可以看到你電腦中的一切信息,甚至可以在自己的電腦上對你的電腦進行任意操作,如果你的電腦上存有自己喜歡的圖片、視頻文件等內容,那你的同事也同樣可以看到,防止這一點非常重要。下面以Windows 2000中文
操作系統為例,說明如何阻止公司同事隨意查看你電腦里的內容,其他操作系統的電腦操作與此類似。
Office辦公軟件是辦公的第一選擇,這個地球人都知道。除了微軟Office,市面上也存在很多其他Office類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