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刪除無法刪除的病毒
發表時間:2023-05-27 來源:明輝站整理相關軟件相關文章人氣:
[摘要]隨著不限時寬帶的普及, 為了方便BT下載, 很多朋友都愛24小時掛機。 全天候的在線, 這給一些病毒、木馬“入侵”系統帶來了極大便利, 他們可以在半夜入侵我...
隨著不限時寬帶的普及, 為了方便BT下載, 很多朋友都愛24小時掛機。 全天候的在線, 這給一些病毒、木馬“入侵”系統帶來了極大便利, 他們可以在半夜入侵我們的電腦, 肆意為非作歹。 近日筆者在幫助一位朋友殺毒的時候, 就遭遇一個“無法刪除的病毒”, 下面將查殺經驗與大家共享。
1.驚現病毒。 朋友的電腦安裝的是Windows XP專業版, 近來常常徹夜開機用BT下載電影, 沒想到在一次開機的時候, Norton就報告在下發現病毒“exporer.exe” www.arpun.com , 不過使用Norton掃描后, 雖然可以發現病毒, 但Norton提示無法隔離和刪除病毒文件。
2.查殺。 一般來說, 病毒如果無法被直接刪除, 大多是由于病毒進程在運行導致的, 打開任務管理器, 找到病毒進程“exporer.exe”順利將其終止, 按照Norton提供病毒文件路徑, 找到病毒文件后, 按住Shift鍵右擊選擇“刪除”, 奇怪的是系統卻提示無法刪除文件, 再次打開任務管理器, 我已經確信病毒進程被終止了, 而且也不是在寫保護狀態, 為什么無法刪除?我試圖把文件夾刪除, 但同樣遭到系統拒絕, 重啟電腦多次仍然是同樣的結果。
后來筆者在查看“exporer.exe”屬性(看看文件生成日期和大小, 以便搜索一下病毒還有沒有同伙)時, 意外發現屬性窗口還有一個“安全”標簽, 點擊后可以看到在用戶權限列表“特別權限”的拒絕選項被打上小勾, 會不會是文件權限不夠導致無法刪除?單擊的“高級”按鈕, 在彈出的窗口我看到一個“拒絕刪除”的權限, 單擊“編輯”終于看到文件無法刪除的真正原因了, 原來當前用戶的刪除權限被施毒者設置為拒絕了, 但是卻允許“讀取和運行, 取消拒絕的權限后, 返回文件屬性窗口, 勾選”允許完全控制“, 單擊”確定“退出后順利刪除”exporer.exe“。
小技巧
文件(夾)屬性“安全”標簽只會在NTFS格式的分區出現, 如果看不到此標簽, 打開我的電腦, 單擊“工具→文件夾選項→查看”, 然后在高級設置選項下去除“簡單文件共享(推薦)”前的小勾。
筆者在刪除“exporer.exe” 后試圖刪除文件夾, 遭到系統拒絕后, 通過查看文件夾的“安全”屬性, 同樣可以發現刪除權限(刪除子文件夾及文件、刪除)被拒絕了, 同上, 取消這個限制后順利把病毒“掃地出門”。 對于文件(夾), 如果是由于權限原因被拒絕操作, 一般將權限設置為“完全控制”即可。
小提示
(1)權限是可以繼承的, 有時候打開某個文件安全屬性標簽后, 可能不會有“拒絕刪除”權限, 但是如果它的父文件夾設置了“拒絕刪除子文件夾及文件”, 該文件還是無法被刪除的, 解決方法是將文件權限設置為完全控制。
(2)文件權限是和文件所有者相關聯的, 對于辦公室多帳戶電腦, 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可能還會將木馬和用戶對應起來(以針對電腦操作水平較低帳戶, 警惕性不高易于竊取資料), 如果發現木馬毒會和對應帳戶關聯, 即有些用戶登錄后木馬會運行, 而有些則不會(木馬文件權限被設置為禁止讀取和刪除), 這時可以用系統管理員身份登錄, 強行將木馬文件所有者更改為當前用戶, 然后設置為完全控制將木馬刪除。
(3)一點經驗。 Windows XP/2000的文件(夾)權限, 是系統一項特殊功能, 它允許靈活設置不同用戶的不同權限, 一些牧馬者通過將病毒程序文件設置為允許“讀取和運行”、拒絕“刪除”, 從而實現更好的“自我保護”。 由于更改文件權限操作比較復雜, 施毒者一般要在宿主機上親自操作, 對于喜愛全天候掛機的朋友, 安裝一款防護能力較好的防火墻, 關閉一些不必要端口, 可以有效防止此類病毒的襲擊, 如果發現病毒無法刪除, 在終止進程情況下, 大家一定要看看文件權限是否被更改了。
上面是電腦上網安全的一些基礎常識,學習了安全知識,幾乎可以讓你免費電腦中毒的煩擾。